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,中国80后2.23 亿人,90后 2.1亿人,00后1.63亿人,三者合计占人口比例42%。如此庞大的市场,自然也让年轻群体的心智抢占成为所有白酒企业关注的重点。
而对他们来说,他们永远想要更快的速度,更多品类的产品选择,更便宜的价格,更便捷的服务。这种纯粹从“悦己”角度出发的思考模式,是当代年轻消费群体的一大特点,他们不想被教育,也不想被灌输什么才是正确的,这是与传统白酒市场完全不同的一种思路。
哪怕是茅台,也只能说一句,拥抱年轻人,选择“你喜欢什么,我就做什么”。基于此,糖酒快讯随机抓取几个年轻人,与他们聊一聊,对于饮酒这个问题怎么看?
“好喝微醺不易醉
平常喝点已经成为一种习惯。”
——00后 十一 衡水
河北的十一(化名),刚刚工作一年,称自己为“资深小酒鬼”,平时下班后喝点小酒,已经成为她的一种习惯。
“比起跟一堆人出去喝酒,我更喜欢和男朋友宅在家里,边追剧边喝点,这对我来说更加惬意。在口味上,我更喜欢甜一点的口感,因此相比白酒、洋酒、红酒等,我更喜欢喝的是啤酒、气泡酒等低度酒产品。”
但“甜”也会引发糖分过高的担忧,因此十一有时候会选择一些“低糖”的产品。“我们这里有一款动力,我前几天刚刚把囤的喝完,好喝、微醺、不易醉,感觉还挺好的。”
的确,如今“低糖低卡”的风,从饮料界刮到了酒行业,在此背景下,为了把低度酒玩出新花样,不少品牌都推出了气泡酒产品。原因在于,融合了酒水和气泡的丰富口感,气泡酒延续了气泡水的卖点如零糖、低热量、低脂等,恰好迎合了当下年轻消费者的喜好。
“工作压力大,
跟着同事客户也喝出了几分趣味。”
——97年 小武 上海
而97年的小武在职场已经摸爬滚打了好几年,历经了房地产行业最后的盛世到如今的低谷,他现在跨行进入新的赛道,也感觉到人生进入到了新阶段。
“之前一直以为自己是个不爱喝酒的人,这两年,工作压力大了,也喜欢喝点精酿啤酒,30块钱一大杯,一个人喝着也挺不错。”
而且随着职业从纯视频剪辑转入到公关经理,小武的饮酒场景也变得丰富多元起来。“现在和同事、客户一起玩,有很多投资人和创业老板,大家酒桌上跟着吃吃喝喝聊一聊,也把我练出来了。之前觉得白酒烈,现在习惯了倒也喝出几分心得。”
从常规的商务应酬、家庭聚会、朋友聚会、独饮,到户外旅游、熬夜加班、解压、晚安酒等,多元生活场景下细分类别涌现。而与被抨击的“酒桌文化”不同的是,年轻的消费者往往可以自主选择酒饮类型,既能收获一定程度的愉悦与放松,也能迎合客户的偏好。
“副业是在小红书上当探店博主,
逐渐也爱上了喝酒。”
——99年 小何 成都
99年的小何,有着许多业余爱好,当妆娘、拍街拍、探店……这些丰富的经历,她都将其发在了小红书上,如今也是一个能赚点小钱的博主。“今年以来,经济大环境不太好,年中我们部门被裁了,我拿着N+1去韩国旅游了一趟,回来干脆就把之前的一些爱好变成了赚钱的副业。”
这过程中,小何不由得爱上了喝酒。“成都的酒饮氛围很好,平时探探店,有朋友自己开的我们去帮忙打卡凑凑人气,也有自己搜到一些很不错的,就自发打卡去玩,平时抖音、小红书、这些推荐的酒品自己也会买来试试。”
后续,小何可能还会针对专门的不同酒种,再做品鉴、测评。“一步一步来吧,之前自己也想过要不要和朋友合伙开个酒吧,现在就当做积累知识和原始资金了。”
“虽然开酒馆的想法失败了,
但对酒的爱好没有变”
——96年 洋仔 北京
在北京工作了很长时间,洋仔感觉落户无望。他在新一线城市里面考察了一圈,最终还是决定落户成都。“有玩得不错的朋友在这里,跟她聊过之后,打算两三个人合伙开个小酒馆,今年5月特地来这里的酒吧一条街,还有几个著名的酒馆打卡了一番。”
平时,洋仔自己爱喝点精酿,北京的优布劳就是他的最爱。“便宜、大杯、喝起来也不是工业酒精的味道”都是他选择的理由。但等到实地去考察了酒馆的利润点,他才发现,“真正赚钱的还是洋酒和白酒。”
为此,他特意在北京一个朋友的酒吧里面兼职了调酒师,一方面也是了解一下现在消费者的喜好,另一方面也是为自己之后创业做准备。
但哪怕作为成都这样“饮酒风盛”的城市,想要开间能盈利的小酒馆也不容易。“来来回回跑了两三趟,店铺也看了好几家,但总感觉时机还不到。”
“跟着我爸他们,
喝泸州老窖。”
——04年 小马 石家庄
随着北方气温骤降,进入到喝白酒的季节。“跟口味没什么关系,就是冬天喝啤酒什么的太冷了,一口白酒下去之后,全身都暖了,可以说是御寒手段之一。”
小马的家里有个大酒柜,里面陈列着白酒和红酒。“平时我爸他们就喝泸州老窖,反正他和他战友很爱喝,我也就跟着他们来一点。”但平时小马自己常喝的是青岛、崂山啤酒。
被问及到“青岛啤酒事件”对他的影响。他说:“辟不辟谣其实已经不重要了,但是确实会让我换其他的品牌。”
小 结
从这些受访人的言论中可以看出,当前,年轻人的酒再度迎来爆发期。
一方面,B站、抖音、小红书等内容媒介快速崛起,为年轻人提供了充分的酒饮教育。据天猫酒饮调研分析,当前69.0% 的年轻人曾通过抖音和快手了解酒饮,68.4%的年轻人曾通过B站及腾讯视频了解,此外,57.3% 的年轻人还将小红书等生活分享平台作为了解酒饮信息的重要媒介。
另一方面,互联网渠道让酒饮消费更加便利,极大满足了年轻人的酒饮购买需求。在非即饮场景下,线上渠道渗透率达到47%。59%的年轻人曾经在天猫、京东及酒类销售平台的传统电商渠道买过酒,有41% 年轻人曾经在以抖音、小红书为代表的新式电商购买过酒饮。
此外,看好年轻人酒饮市场巨大潜力的食品饮料巨头,如可口可乐、农夫山泉、娃哈哈、统一、旺旺等企业也迎合年轻人的偏好,相继迈入酒类赛道。而他们庞大又忠实的客户群体,自然也受到吸引,进而尝试。
显然“谁赢得了年轻人,就能赢得未来”。为了能打通年轻人的市场,很多白酒企业同样开始走向“年轻化”努力向年轻态靠拢。
虽然未来尚不确定,但年轻的力量始终值得相信,这也促使着酒企在传承与创新的年轻时代中大步向前。